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杨民康 魏琳琳 赵书峰|当代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学术格局——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

杨民康等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学习分享交流。


当代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学术格局 

—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八 

●杨民康 魏琳琳 赵书峰

原载于《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

摘 要:回顾中国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30年发展历程,在方法论上呈现由定点个案到多点、线索音乐民族志,由地域、民族性向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性质特点。中国学者从跨界族群音乐入手,以相关的文化目的为出发点,对音乐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地理、心理差异等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形成了“由内向外”的文化本位观和“由外向内”的客位文化观。近年来,在中国跨界族群音乐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了依文化生态群落区分的陆路、路带、环岛、环山、海上丝路五种音乐文化研究类型或课题研究方向。从民族音乐学研究角度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在国境两侧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双向互视的研究途径,最终达到反观自我的音乐文化和身份认同的目的。

 

关键词:跨界族群;跨文化传播;区域音乐文化圈;多点音乐民族志;文化认同 


文章编号:1003-2568(2020)05-0148-10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通 草 花 


● 徐艺乙 


通草花,系一种用通草制作、旧时在江南地区流传的民间工艺。现在扬州还有制作。 
作为一种常见药材,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说:通草“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又记:“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正月、二月采枝,阴干”,“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藤生,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一枝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食之甘美,即陈士良本草所谓桴棪子也。其枝,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 
利用通草制作花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宋代苏轼的《四花相似说》中有“荼縻花似通草花”的句子。明末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的《三现身包龙图断》中描述当时的景况:“只见两个妇女,喫得面红颊赤。上手的提着一瓶酒,下手的把着两朵通草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四载:“皆辕门桥像生肆中所制通草花、绢蜡花、纸花之类。”据说到民国时通草花已呈没落之势,制作的产品只限于头戴花,有凤仙花、双藤莲、春桃、杨柳、七菊等品种。到了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制花工艺合作社,除了继续生产头戴花,还开拓出盆景、挂屏等品类,在参加国内的大型工艺美术展和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同时,还被国家有关部门选送到苏联、波兰等东欧国家展出,受到外国友人的欢迎。 
通草盆景的品种有月季、牡丹、杜鹃、梅花、兰花、绣球、迎春、枫树、菊花、黄杨、天竹、凌霄、茶花等,多用作冬季室内陈设,以增添生活情趣。制作通草花的通草材料,是通草的内茎,需趁湿时取出,截成段理直晒干,切成厚纸片状,质地松软洁白,可塑性较强,吸色的性能与宣纸接近。制作通草花盆景时,先选取符合造型要求的紫砂盆,填入木屑,取一真实的树干插入其中,固定压实,然后在树干上糊纸浆,干后刷色。取通草片染成花瓣的颜色,用剪刀剪成花瓣形,放在模具中压成花瓣状,将花瓣根部拼于一处,用浆糊粘牢;将剪成丝状的通草染成花蕊色,一头蘸上蜡,贴数根于花芯处,花朵即成;取数朵花按真实盆景之形分别贴在树干上,最后用颜料点染修补进行调整,一盆真假难辨的盆景即告完成。

作者简介

杨民康男,白族,博士,民族音乐学家。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研究员、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常务理事、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职。对中国少数民族及汉族的民间歌舞音乐,中国傣族、和南亚语系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仪式音乐有较深入研究。

 魏琳琳(1980- ),蒙古族,博士、博士后。扬州大学特聘教授。200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学士,200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2013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蒙汉杂居区传统音乐的研究,关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音乐与认同、音乐民族志等研究议题。

赵书峰,民革党员,博士,三级教授(校聘),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民族音乐学方向博士生导师,音乐研究所所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成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院博导,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湖南省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歌海》刊物编委,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曾获河北社会科学年鉴2015年度学术人物,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评委会特别提名奖。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等学术刊物发文80多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学会杯”二等奖、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三等奖,第十六届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四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舞台艺术(音乐、舞蹈)》、《中国文化报》、中国社科网、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主编《通讯》转载。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与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多项。曾在日本神奈川大学、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众多高校从事多场民族音乐学学术讲座。“音乐名师大讲堂”主讲名师,主讲课程: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规范与音乐学论文写作。

更多精彩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